《四部医典》对人体生理病因、各种疾病的症状及治疗等做了具体论述。该部巨著的诞生对藏族医药学、蒙古族医药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薛己一生不仅以临证疗效卓著称世,且勤于著述,为后人留下了有实用价值的医学文献。薛氏著述涉及内、外、妇、儿、针灸、口齿、眼、正骨、本草等诸多方面。
《薛氏医案》系吴琯将明代医家薛己与其父薛铠著述及评注之书汇编而成,该书充分阐述了薛氏的学术思想。
《针灸大成》本书由明代杨继洲原著、靳贤补辑重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行。共10卷。所述内容十分广泛,首论《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的论述,其次有针灸歌赋选、经络腧穴、刺法针法、灸法、针灸证治、杨继洲医案和小儿按摩法。
《新刊雷公炮制便览》是一部综合性本草,在部分药物之下,摘引了《雷公炮制谕》等文献中的炮制内容,共载药物968味。
《胎产大法》上下两卷共载一百六十三方。方以药味少、易录购、廉价而宜用。但制方讲解细腻,对药量、炮制、选药、修合、调配到用法、禁忌都有精准确实,非医药者的病家也能寻证选方,循方配药。
铜质煎药壶,民间多用此类壶为煎、煮中药的用具。将中草药置入壶中,加足一定量清水,用温火将其煎、煮,药水煎或煮开(100℃为止)。
《近时十便良方》医学著作。宋代郭坦撰。又名《新编近时十便良方》、《备全古今十便良方》,简称《十便良方》。刊于宋庆元元年(1195年)。书名“十便”,指本书对读者有十种便利。主要以选用方药少而精,配合日常习见药品组成的原则,以应随时随地之需。
《医说》是南宋医家张杲所撰的医史专著,书中载有大量医学人物传记和医学史料,是新安医学的代表作。
木质雕花手提药箱为木制,雕花精美,此类药箱一般由5—7只小抽屉组成,这些抽屉内多为放置医生出诊时必备药品和行医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