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很多人禁不住折腾,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身体问题。胸闷气短啊,手脚麻木啊、畏寒肢冷啊、头痛发作频繁啊,中老年人群对此都深有体会。
四时有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每一季“立”的到来就标志着一个季节的开始。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在立春的时候人们也是非常注意养生的问题。那么在这岁首的立春之际,我们养生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如何增强免疫力?做好“食、动、眠、情”。“食动眠情”,就是指饮食、运动、起居、情志对体质调理的管控。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
每个人的真阳能量都是有限的,无奈人们不知节省这些有限的能量与阳气,反而是在无形烦恼之中,有意或无意间给白白地消耗掉了。久而久之,形成阳气的亏损,诱发阳虚体质和气虚体质。
叩齿和吞津这两个动作补阳滋阴,主要针对阳虚体质、阴虚体质,其他体质如气郁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等人群一样适用,让你冬天不易患病,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四肢冷的情况,有几种,夏天手脚热,冬天手脚冷,往往是血瘀体质和气虚体质;气郁体质导致的四肢冰凉,只是四肢凉,而胸腹躯干是温暖的,甚至会热;阳虚体质导致的四肢凉,是全身性的,腹部也会凉,只是四肢的感觉明显而已。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这属于气郁体质。养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疏肝理气,疏肝解郁,这样才能让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老年化社会的迅速形成,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正急剧增高。糖尿病患者长期治疗不当,会损害全身多个器官,其中就有妇科疾病和男性生殖功能。
立冬季节, 寒潮天气是诱发流行性感冒的重要因素。因为人体上呼吸道突然遇上干冷空气的刺激,能引起血管收缩,导致黏膜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减少,为感冒病毒入侵机体及繁衍提供合适的条件。
中医认为儿童体质为心肝火常有余,肺脾肾常不足,“阴静阳躁”,故小儿多动症基本病机为气郁体质或阴虚体质,证型包含心肝火旺、肝肾阴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