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提名工作已经结束。经中国工程院第八届主席团第六次会议审议,中国工程院党组审定,确认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55人。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现将有效候选人名单予以公布。
薛己是一位临床大家,内、外、妇、儿、口齿、骨伤诸科,无不擅长,且在学术上能旁通诸家。
巢元方(约550-630年),隋代著名医学家,其生卒年及籍贯缺乏考证。隋 · 大业年间(605-618年),曾任太医博士,后升为太医令,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深的医学理论造诣。
叶氏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证,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叶天士著的《温热论》,为我国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
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3年)。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的《金丹》和《黄白》篇中,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炼丹成就,具体地介绍了一些炼丹方法,记载了大量的古代丹经和丹法,勾画了中国古代炼丹的历史梗概,也为我们提供了原始实验化学的珍贵资料,对隋唐炼丹术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阎孝忠为钱乙弟子,钱乙(1037-1119年),字仲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在小儿生理、病理、辨证施治和制方用药等方面均卓有建树,故后人尊称他是“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陈自明出身于中医世家,从小随父学医。14岁即已通晓《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学著作,并将名家医论与祖传经验相结合,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成年后,医术精进,名扬四方。
苏敬,中国唐代药学家(生卒年不详,活动期7世纪)。主持编撰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正式颁布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 《唐本草》)。
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