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9/28
7种“致命”服药方法 药店人需注意!+ 查看更多
7种“致命”服药方法 药店人需注意!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3-08-09
到底该如何正确地吃药?

是不是所有的药都用热水送服
很多人觉得,只要是药都应该用热水送服,但事实上,很多药剂遇上热水就会变性,或降低药效或失去药效。
例如以下5种药,使用凉水送服的效果就远远好于热水。
1.助消化类
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消化酶类药物,受热后,其中的蛋白质会凝固变性,从而降低或丧失药效。
2.维生素类
维生素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性质不稳定,遇热后易被还原,而失去药效。此类药物最好用温水送服,水温不宜过高。
3.止咳糖浆
生活中止咳的药很多都是糖浆,患者服用后,糖浆会覆盖在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由此来缓解咳嗽症状。但如果用热水冲服,会使糖浆的浓度和黏稠度下降,影响保护膜的原有效果。
4.活疫苗
疫苗有针剂,也有内服的,如小儿麻痹症糖丸,它其中就含有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服用时千万不能用热水,否则疫苗就会失效。
5.活性菌类
活性菌类一般是肠道药物,如整肠生、合生元和妈咪爱,这类药物如果用热水送服活性菌会被破坏,因此用温水即可。
片剂就应该直接就着水吞
1.普通片剂
可以用水送服。
泡腾片:一定要放在温水中,放置1-5分钟,等它完全溶解后再吃。直接“干嚼”或者“干咽”泡腾片,泡腾片会在接触到口水的一瞬间迅速崩解、融化,吸附口腔中的水分,释放出很多二氧化碳,严重时会造成窒息。
而且,泡的时候要注意水温别太高,否则可能会让药物失效(热水冲维C泡腾片,容易导致维生素C还原失效)。
2.含服片
顾名思义,就是让人含在嘴里,另外部分药片需要舌下含服,而部分药片随意位置都可,依照用药说明使用即可。
需要强调的是,含服片不可嚼碎服用,也不可直接吞服,会影响药效。
3.咀嚼片
嚼5分钟再吞。
含服片都要放在舌下吗
通常我们可以这么作区分:
1.为了药效“慢”的药,可以任意位置含服。
比如甲硝唑含片,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咽部的病灶,所以要让药物长期呆在口腔中,经唾液融化后,一点一点慢慢刺激咽部。
2.为了见效“快”的药,一定要放在舌下。
舌下有丰富的血管,这样能让药物快速通过血管壁、迅速吸收,而且不会被肝脏代谢而损耗。其中最经典的舌下含片就是用来救治心绞痛的硝酸甘油。

咀嚼片嚼两下就直接吞
不管是什么咀嚼片,即使是为了方便吞咽,也要嚼够5分钟再吞下去。
因此,嚼碎吞下后,不需要再大量喝水,如果实在吞不下去,少量温开水帮助吞咽就好。喝过多的水,反而容易影响药效。
喝完口服液就喝水
口服液、糖浆,吃完不能喝水!
药品掰开吃到底行不行
肠溶片、缓释片、胶囊类药品,都是需要到特定的位置才被吸收,或者是被缓慢吸收,如果掰开了那层保护膜,就会提前发挥作用刺激胃,或者直接失效。
实在觉得一片的剂量太大,或者是老人、孩子不方便吞咽,需要提前问问医生能不能“掰”着吃。
可以用馒头包药来分胶囊吗
1.普通胶囊可以
普通胶囊,胶囊壳主要是起“容器”的作用,目的就是为了包裹药物。所以,真的要把内容物倒出来包进馒头里吃,也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这些药物对胃的刺激性不太大。
2.肠溶胶囊不可以
肠溶胶囊绝对不可以用馒头替代。肠溶胶囊壳是经过设计的,它在胃内不会被融化,一直会保护药物进入肠道。而馒头,或其它包裹方式,都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3.缓控释胶囊会“失控”
至于缓、控释胶囊,则不好说。理论上,缓、控释胶囊达到长期的释放效果,并不是由胶囊壳所决定的,而是内容物被设计后的效果。
但如果失去了胶囊壳的保护,内容药物在口腔或者胃中被提前释放,会发生什么事谁知道呢?还是不要冒险了吧!
来源:联合用药
责任编辑:医学药学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