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6/09
诸病源候论-我国第一部论述疾病病因和证候的专著!+ 查看更多
诸病源候论-我国第一部论述疾病病因和证候的专著!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3-04-17

成书年代
隋代。
成书作者
巢元方。
古籍概述
总结了隋以前的医学成就,对临床各科病证进行了搜求、征集、编纂,并予系统地分类。叙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证候等。
古籍介绍
《诸病源候论》共计记载71类疾病,1739种病证。
书中包含:
- 卷一至二十七为内科诸疾;
- 卷二十八至三十为五官科诸疾;
- 卷三十一至三十六为外科和伤科诸疾;
- 卷三十七至四十四为妇产科诸疾;
- 卷四十五至五十为小儿科诸疾。
全书内容强调以病为纲,以证为目。每类疾病之下,分述各种病证,再论概念、病因和证候,有些病证之后还附有“养生导引法”。
临床贡献
书中虽没有记载治法和方药,却有很强的资料价值,为医者的案头常备用书。如:
1.传染病
书中对于传染病病因的认识,突破六淫学说,认为其病因是感受外界有害物质——“乖戾之气”所致,造成互相传染,并且可以用“预防药”来预防。

2. 疥疤
书中记载了“疥虫”是疥疤的病源,它藏在湿疥的脓疤中,可用针头挑得,形似水中的蜗牛,其观察十分细腻,也是病因学说在形态学上的一大进步。
3.绦虫
书中对“绦虫”也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解说。其中讲道:寸白虫会一段段的增生,逐渐长大达四、五尺长,这与现代医学对绦虫的描述十分接近,并且指出了这种病的发生与食用未熟的鱼和牛肉有关。
4.漆疮
书中描写了“漆疮”,这是一种发生在对漆敏感的体质的人身上的米粒样的丘疹。
当接触到漆以后,只有这类人身上会出现,而其他人没有,这也是最早的免疫学研究,可以说这时的病因学说,对于过敏的认识已经十分全面了。

5.养生
在养生方面,也很有真知灼见:文中提出刷牙是保证牙齿健康的关键。
6.外科手术
书中描写了肠吻合手术的步骤、方法、缝合以及护理等。可见当时的外科手术也是比较发达的。此外,书中对于疾病症状的描述也颇为详尽。
书籍成就
病源与证候是中医辨证处方的重要依据之一,该书内容丰富,描述详尽,分析准确,明确易懂,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书。
除此之外,《诸病源候论》还是一部记载了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著作,从该书所载的对于病因的认识方面的内容看,当时的医学对于疾病的认识已经达到了全面周到、分析透彻的程度。
也许是受到了文化导向的影响,医学史上,多数医家更加重视对于理、法、方、药等方面的研究和著述,这方面的专著非常少。而《诸病源候论》内容的全面和周到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缺,直到今天的医学发展水平,它仍称得上是一部完备的好书。
《诸病源候论》继承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病因病机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焘编著的《外台秘要》,宋代大型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都引用了《诸病源候论》中的有关内容。
宋代课试医士时,常以《诸病源候论》中的内容作为命题依据。宋以后的医家著作,在探讨病源证候时,亦多以《诸病源候论》为基础。
来源:藏品阁
责任编辑:医学药学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