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9/21
老人感染后反而“低体温” 出现这个信号就要送医+ 查看更多
老人感染后反而“低体温” 出现这个信号就要送医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3-01-16

老年人感染可能表现为“低体温”
发烧就像是人体健康的“报警器”,同时也是存在感染和炎症的标志。一般来说,引起老年人发烧的感染包括:
1.呼吸系统感染
:这类感染最常见,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2.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
3.消化系统感染:如胆囊炎等。
但是临床发现,有20%~30%的老年人不发热或发热反应迟钝,这与老年人本身基础代谢率低、产生热量少有关。
老年人感染新冠后不一定发烧,如果发现其精神状态不佳、饮食差,需及时进行体温监测。如果老人体温低于35℃,要及时进行转诊。
因此,不能光通过测体温来判断老年人是否感染。
两类老人更要防冬季低体温

人体正常体温在36.3℃~37.2℃,有的人体温可能会稍微低些,但不会低于35℃。大多数情况下,体温略低对身体没有太大损伤,但确实有可能导致免疫力偏低。
低体温症多见于严冬,在临床上分为3档:
1.轻度低体温:核心温度32℃~35℃,人体会有反馈机制。
2.中度低体温:核心温度28℃~32℃,超出人体可自我调节范围。
3.重度低体温:核心温度低于28℃时,可能出现心室颤动、心搏停止、昏迷、各种身体反射消失。体温再往下,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肠功能障碍等更严重情况。
需要提醒的是,低体温症多发生于老年人,特别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糖尿病患者。
这两类人不能有效地把食物转换成能量,如果再遇上感冒,机体调节功能失调,将无法维持身体必需的热量,从而陷入低体温症。
来源:生命时报
责任编辑:医学药学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