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9/27
两味药 抗衡痛风五百年!金元四大家-朱丹溪+ 查看更多
两味药 抗衡痛风五百年!金元四大家-朱丹溪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2-09-26

人物简介
朱丹溪(1281-1358年),名震亨,字彦修,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
他所居的赤岸村,原名蒲墟村,南朝时改名赤岸村,继而又改为丹溪村。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丹溪先生”或“丹溪翁”。
金元四大家 滋阴派创始人
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
两味药 抗衡痛风五百年
在我们祖国传统医学的世界里,有一张十分小巧的方子,它只用两味药,为无数中国人解决了痛风之苦,这就是二妙散。
主要成就
朱氏的医学成就,主要是“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滋阴降火”的治则,倡导滋阴学说及《局方发挥》一书,对杂病创气、血、痰、郁的辨证方面。其他,如恶寒非寒、恶热非热之论,养老、慈幼、茹淡、节饮食、节情欲等论,大都从养阴出发,均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丹溪学说,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在15世纪时,由日本人月湖和田代三喜等传入日本,日本又成立“丹溪学社”,进行研究和推广。迄今日本沿存“丹溪学社”。
主要著作
朱丹溪著书的态度十分严谨,至67岁时,著《格致余论》一书。不久又著《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遗》、《伤寒论辨》、《外科精要发挥》等,今仅存前三部书。
《格致余论》是丹溪医论的专著,共收医论42篇,充分反映丹溪的学术思想,是丹溪的代表作之一。
该书以《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两篇为中心内容,创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强调保护阴气的得要性,确立“滋阴降火”的治则,为倡导滋阴学说,打下牢固的基础。其门人整理编纂的《丹溪心法》可以体现他的医疗经验,对后世影响较大。
来源:藏品阁
责任编辑:医学药学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