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9/27
“感冒药”中的美食——紫苏 + 查看更多
“感冒药”中的美食——紫苏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2-09-08
故事
传说在一年九九重阳节这天,华佗带徒弟到镇上酒铺饮酒。见几个少年在比赛吃螃蟹。华佗想螃蟹性寒,吃多了会生病。便上前好言相劝。不过少年不听反倒讽刺华佗眼馋,华佗便转身让酒铺老板别再卖螃蟹给少年恐酿成大事故,老板不听,华佗无奈只好坐下来吃自己的酒。
就这样过了一个时辰,那伙少年突然额上冒汗珠捧着肚子在地上翻滚喊着肚子痛。酒店老板吓坏了忙询问何故,少年怀疑螃蟹有毒,央求老板找大夫。华佗便主动上前说自己是大夫,可治着病,但要求少年们以后要尊重老人,听取老人劝告,少年们疼的要命,便立即答应了,华佗让少年们等片刻,说完便去门外采了一些紫叶草让老板熬汤给少年们服用,少年们服用完了后顿时不再感到肚子痛了,并向华佗再三道谢回家了。
此后,华佗把紫草的茎叶制成丸、散。给人治病中,又发现这种药还具有表散功能,可以益脾、宣肺、利气、化痰、止咳的作用。由于这种药草是紫色的,吃到腹中很舒服。所以华佗给他取名叫“紫舒”。后来人们又把它叫作“紫苏”。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茎叶。
相关名
桂荏、白苏、赤苏、红苏、黑苏、白紫苏、青苏、苏麻、水升麻等。
图片

产地分布
分布于中国、不丹、印度、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爪哇)、日本、朝鲜。中国各地广泛栽培。
采收加工
以采收嫩叶食用者,可随时采收或分批收割。采收种子者,应及时采收,防止种子自然脱粒,宜在40-50%的种子成熟时一次性收割,晾晒3-4天后脱粒。以采收药材为目的者,分苏叶和苏梗2种。苏叶宜在夏、秋季节采收叶或带叶小枝,阴干后收贮入药;亦可在秋季割取全株,先挂在通风处阴干,再取叶入药。苏叶以叶大、色紫、不碎、香气浓、无枝梗者为好。苏梗分为嫩苏梗和老苏梗,6-9月采收嫩苏梗,9月与紫苏籽同时采收者为老苏梗。采收苏梗时,应除去小枝、叶和果实,取主茎,晒干或切片后晒干。苏梗以外皮紫棕色、分枝少、香气浓者为好。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归肺、脾经。
功效主治
药理作用
紫苏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地上部分主要含挥发油类,黄酮及其苷类,萜类,类脂等成分,果实主要含脂肪油,而这些丰富的成分使紫苏具有解热镇静、抗炎、抗过敏、止血、降血糖、降血脂、抑菌、止呕、抗微生物、抗氧化、促进记忆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
适应人群
使用注意
体虚乏力兼气短者、溃疡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婴幼儿、老年入忌服。
来源:百度百科
责任编辑:医学药学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