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9/21
生活中常见的“花中君子”——中药菊花 您了解么?+ 查看更多
生活中常见的“花中君子”——中药菊花 您了解么?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2-09-01
故事
东汉时,汝南汝河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呻吟痛苦之声遍布。有个名叫桓景的人,历经艰险入山,拜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桓景:“九月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亲人。”
并告诉他:“那天登高,再把茱萸装入红布袋里,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就能挫败瘟魔,消除灾殃。”桓景回乡,遍告乡亲,于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弥漫,瘟魔来到山前,因菊花酒气刺鼻、茱萸异香刺心,难于靠近。
桓景挥剑激战,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却免受灾殃。从此,重阳登高避灾的风俗,就世代相传了。
来源
本品为菊科菊属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
相关名
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日精、女华、延年、隐逸花、家菊。
图片

产地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药用菊花以浙江、安徽、河南栽培最多。
采收加工
秋末花盛开时,采摘头状花序,阴干或焙干,或蒸后干燥。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和“怀菊”等。
性状鉴别
菊花为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5-15cm,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头状花序直径2.5-20cm,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瘦果不发育。花期9-11月。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辛、甘、苦;归肺、肝经。
功效主治
药理研究
菊花主要含挥发油、菊苷、黄酮、水苏碱、维生素、氨基酸等化学成分。对金葡菌、多种致病杆菌及真菌有一定抗菌作用;对流感病毒和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提高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并具有降压、缩短凝血时间、解热、抗炎、镇静作用等。
使用注意
1.气虚胃寒、食少泄泻、风寒感冒患者慎服。
2.菊花与镇静药、麻醉药、降压药同用时不宜剂量过大。
来源:百度百科
责任编辑:医学药学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