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9/25
近视“神药”阿托品互联网停售:一场视力保卫战+ 查看更多
近视“神药”阿托品互联网停售:一场视力保卫战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2-08-29
互联网的停售源于今年5月9日,国家药监局公开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首次针对药品网络销售的管理制定条例。其中,第八十二条指出,销售药品应当是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持有的品种或者是药品经营企业许可经营的品种。
而阿托品作为院内制剂尚未正式上市,将无法再通过网络的渠道销售。阿托品滴眼液一度被称为近视“神药”。

8月1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家长带着孩子等待着眼科检查。新京报记者 周思雅 摄
求药
网络停售的消息来得突然。
7月22日,张琳点进兴齐眼科医院的小程序尝试挂号购买,首页已经出现了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的停售公告。
原先,张琳有两种方法能买到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一是到有院内制剂的医院,由医生开出处方购买,但全国仅有山东省眼科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等少数几家医院能开具院内制剂。
另一种就是通过互联网医院的方式:她带着孩子在北京同仁医院的眼科门诊检查后,医生会在病历上写下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的处方,张琳拿着病历在沈阳兴齐眼科医院小程序上问诊后,提供孩子三个月内的眼部检查报告即可购买。
随着断供,各个社交平台陆续涌现了越来越多的求药帖,也出现许多阿托品滴眼液的代购。
有代购将平日售价298元一盒的阿托品滴眼液,上涨40元,另需加8元挂号费、10元快递费,六盒起订。

一名代购发布她的阿托品滴眼液存货,并在微信群里售卖。受访者供图
是“近视神药”还是防控手段之一
近视在国内已经成为“流行病”。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眼健康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0%。“53.6%”——这意味着每两名孩子里就有一名孩子患有近视。
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指出,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
阿托品原是一种被用于缓解内脏绞痛的药品,多年来也被应用于眼科的散瞳验光。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已经出现关于阿托品滴眼液在近视防控中应用的报道。
但由于高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存在使用者严重畏光、眼部调节力下降带来的视力下滑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停药后反弹效应较强,高浓度阿托品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被广泛应用于青少年的近视防控。
转变发生在2016年。新加坡国立眼科研究中心发布了一项长达五年的阿托品滴眼液临床试验报告。
这项临床试验的完成让0.01%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成为了近视防控的主流选择,包括新加坡、日本和马来西亚等国都陆续在医院及眼科诊所开始使用0.01%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
阿托品上市之难
虽然阿托品在近视上的防控作用被认可,但阿托品滴眼液的上市之路却显得有些漫长。
公开资料显示,在国内,从2005年到2018年,陆续有多家企业申报阿托品滴眼液的临床研究均未获批或是获批后三期临床试验因未知原因没能完成。
直到2021年9月,全球第一款明确用于缓解儿童近视发展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才在澳大利亚获批上市。而包括美国等国家研制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仍处于三期临床试验阶段。
国内率先打开局面的则是沈阳兴齐眼药。2019年1月,兴齐眼药旗下的沈阳兴齐眼科医院拿到《医疗机构制剂注册批件》,获准以院内制剂的形式配置浓度为0.01%的阿托品滴眼液。
争议“院内制剂+互联网医院”
除兴齐眼药外,爱尔眼科、何氏眼科、欧普康视等企业均采用该模式在旗下互联网医院销售阿托品滴眼液院内制剂。
这一模式,也让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院内制剂的销售方式是否符合规定陷入不断的争议中。
针对互联网停售事件,8月4日,兴齐眼药在其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应称,“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健康运转,关于医疗机构制剂,患者如有需要可至兴齐眼科医院线下实体医院处方。”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医学药学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