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5/30
豆中之王白扁豆:除湿界的“一把手” 补脾界的“常胜将军”+ 查看更多
豆中之王白扁豆:除湿界的“一把手” 补脾界的“常胜将军”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2-07-14
故事
乾隆刚继位,宰相陈阁老就随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到过湖州的钱家潭,并在六魂漾上夜宿过一晚。在钱家潭街上有很多卖土特产的,陈阁老在一个老汉的摊位前停了下来问道:“老乡,这是不是太湖珍珠?”
“这不是太湖珍珠,是钱家潭白扁豆,吃起钱家潭有种白扁豆,吃起来口感很好的,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尤其适合老年人食用。”
陈阁老夫妇吃了几颗白扁豆,舌尖上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口感,糯糯软软,清新爽口,细细咀嚼,清香甜润,有一股淡淡的人参味。陈阁老嚼着白扁豆说:“此豆好吃,酥而不烂,营养价值一定不低,既是一道不错的菜,又可当作粮食吃,应该向全国推广种植。”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成熟种子。
相关名
扁豆、藊豆、南扁豆、蛾眉豆、眉豆。
图片

产地
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取出种子,再晒干。本品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以粒大、饱满、色白者为佳。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性状鉴别
本品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8~13mm,宽6~9mm,厚约7mm。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色,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子叶2,肥厚,黄白色。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
性味归经
甘,微温。归脾、胃经。
功效主治
药食同源的白扁豆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作用。即可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等。也可用于夏季暑湿伤中引起的呕吐、腹泻等以及用于酒醉呕吐,可解酒毒、河豚鱼毒、砒霜毒等。
药理研究
白扁豆水煎液具有抑制痢疾杆菌和抗病毒作用,对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急性胃炎等有解毒作用,尚有解酒、河豚及其他食物中毒的作用。其细胞凝集素A不溶于水,可抑制实验动物生长,甚至引起肝区域性坏死,加热可使其毒性大减。细胞凝集素B可溶于水,有抗胰蛋白酶的活性。白扁豆多糖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的作用。
使用注意
不宜多食,以免雍气滞脾。生用研末服宜慎。
来源:百度百科
责任编辑:医学药学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