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5/31
一味被严重低估的健脾渗湿中药——薏苡仁+ 查看更多
一味被严重低估的健脾渗湿中药——薏苡仁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2-07-07
故事
薏苡的由来与一个叫“薏苡明珠”的成语有关。这个成语是指无端受人诽谤而蒙冤的意思。
东汉名将马援(伏波将军)领兵到南疆打仗,军中士卒很多人都染上了瘴气,身体得了病。马将军很发愁,就去请教当地的农民。在当地,民间有人用薏苡仁来治瘴的方法。
马将军知道后很高兴,就让士兵尝试食用薏苡米。用后果然疗效显著。马援平定南疆凯旋归来时,带回了几车薏苡药种。
谁知马援死后,朝中有人诬告他,说他从南疆带回来的几车薏苡,是在战场上搜刮来的大量明珠。这一事件,朝野都认为是一宗冤案,故把它说是“薏苡之谤”。白居易也曾写有“薏苡谗忧马伏波”之诗句。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
相关名
薏米、苡米、川谷、薏仁、米仁、薏米仁、苡仁、薏仁米、草珠子、回回米、六谷子。
图片

产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福建、河北等省为主。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晒干,除去外壳及种皮,收集种仁,生用或炒用。
性状鉴别
本品呈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的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端较宽而微凹,有1淡棕色点状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1条较宽而深的纵沟。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微甜。
性味归经
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
功效主治
相关论述
《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生水除湿,故泄痢水肿用之。
《本草经疏》: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脾,兼淡能渗湿,故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本草新编》: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适用之。
药理作用
现代临床用于治疗肺癌、胃癌、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妇女不排卵、痛经等妇科疾病;急性咽喉炎、肠炎、风湿性关节炎、骨膜炎、痛风等炎症;原发性多汗、顽固性失眠等免疫力低下等症状。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来源:百度百科
责任编辑:医学药学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