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9/21
厨房里的君子药:暖脾胃 补阳不上火的肉桂+ 查看更多
厨房里的君子药:暖脾胃 补阳不上火的肉桂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2-06-09
故事
相传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抚琴吟唱自编的《梧叶落》时,忽感咽喉疼痛,遂用大量清热泻火之药,症状得以缓和,但药停即发。后另请一名医,见其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六脉沉细,于是开肉桂一斤。
药店老板对西施之病略有所知,看罢处方,不禁冷笑:“喉间肿痛溃烂,乃大热之症,岂能食辛温之肉桂?”便不予捡药,侍人只得空手而归。西施道:“此人医术髙明,当无戏言。眼下别无他法,先用少量试之。”
西施先嚼一小块肉桂,感觉香甜可口,嚼完半斤,疼痛消失,进食无碍,大喜。
来源
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
相关名
玉桂,牡桂,菌桂,筒桂,大桂,薄桂,辣桂,桂。
图片

产地
产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
采收加工
多于秋季剥取,阴干。4~5月剥的称春桂,品质差,9月剥的称秋桂,品质佳。
性状鉴别
本品呈槽状或卷筒状,长30~1000px,宽或直径3~l0,厚0.2~20px。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和横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纹;内表面红棕色,略平坦,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色而较粗糙,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间有1条黄棕色的线纹。气香浓烈,味甜、辣。
性味归经
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效主治
药食同源的肉桂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2.《别录》: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止唾,咳嗽,鼻齆;能堕胎,坚骨节,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
3.《药性论》:主治九种心痛,杀三虫,主破血,通利月闭,治软脚,痹、不仁,胞衣不下,除咳逆,结气、拥痹,止腹内冷气,痛不可忍,主下痢,鼻息肉。杀草木毒。
4.《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症瘕,消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
5.《珍珠囊》:去卫中风邪,秋冬下部腹痛。
6.《医学启源》:补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及表虚自汗。
7.《本草纲目》:治寒痹,风喑,阴盛失血,泻痢,惊癎治阳虚失血,内托痈疽痘疮,能引血化汗化脓,解蛇蝮毒。
使用注意
1.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者不宜。
2.血热妄行、有出血倾向、经量过多者不宜。
3.肉桂大热,易致堕胎,孕妇不宜。
来源:百度百科
责任编辑:医学药学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