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9/21
FDA黑框警告:异丙嗪可致呼吸抑制 这7种情况禁用!+ 查看更多
FDA黑框警告:异丙嗪可致呼吸抑制 这7种情况禁用!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2-06-02
FDA黑框警告

注射剂:
呼吸抑制:
严重的组织损伤,包括坏疽:
无论使用何种给药途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都会引起严重的化学刺激和组织损伤。刺激和损伤可由血管周围外渗、无意的动脉内注射以及神经元内或神经元周围浸润引起。
口服液 栓剂 糖浆剂 片剂:
已有关于在2岁以下的儿童患者中使用异丙嗪会导致呼吸抑制的上市后病例的报道,包括死亡病例。在这些患者中,有多种基于体重的给药剂量会导致呼吸抑制。
建议在2岁及以上的儿童患者中使用最低的有效剂量,并避免同时使用其他具有呼吸抑制作用的药物。
7种情况禁用
1.2岁以下的儿童患者。
2.昏迷状态。
3.特异质反应或超敏反应。
4.抗组胺药禁用于治疗包括哮喘在内的下呼吸道症状。
2.昏迷状态。
3.特异质反应或超敏反应。
4.抗组胺药禁用于治疗包括哮喘在内的下呼吸道症状。
5.动脉注射。
6.皮下注射。
7.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后14天内禁用本品。
6.皮下注射。
7.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后14天内禁用本品。
抗过敏怎么用
国内用法:
注射液:
肌内注射。一次25mg,必要时2h后重复;严重过敏时可用肌注25-50mg,最高量不得超过100mg;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可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至0.25%,缓慢静脉注射[8]。
FDA用法:
注射液:
成人平均剂量为25mg,如有必要,可在2h内重复此剂量。但如果有需要,应在现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通过口服给药途径继续治疗。开始治疗后,应将给药剂量调整到缓解症状所需的最小剂量。用于改善血液或血浆过敏反应时的成人平均剂量为25mg。
来源:医学界临床药学频道
责任编辑:医学药学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