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9/27
关注!新一轮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在即!+ 查看更多
关注!新一轮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在即!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2-04-15
2022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迎新调整周期,这也是该目录明确三年一次调整频率后的首次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价格合理,公众可公平获得的基础药品目录。其是保障国民基本医疗需求的基础性目录,更加强调可及性。处于基药目录中药物报销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可以有效引导广大群众首先使用基本药物。

业内人士表示,及时进行目录调整,有利于其更好地覆盖病患人群,更符合临床需求。同时,应增加重点人群、重点病种的药品保障。
基药目录调整将提速
2021年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药政司发文就《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明确基本药物遴选按照“突出基本、防治必需、保障供应、优先使用、保证质量、降低负担”的功能定位,坚持中西药并重、临床首选的原则,参照国际经验合理确定。同时,首次明确三年一次动态调整。
根据《草案》,国家基本药物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目录、中药目录和儿童药品目录等。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主要依据临床药理学分类,中成药主要依据功能分类,儿童药品主要依据儿童专用适用药分类。对比2015版基药目录,这是儿童药品目录首次被单独列出。
但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含有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主要用于滋补保健作用易滥用的以及纳入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目录的;因严重不良反应,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明确规定暂停生产、销售或使用的;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或不符合伦理要求的;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情况,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范围的药物。
据介绍,我国基药调入标准主要是结合疾病谱顺位、发病率、疾病负担等,满足常见病、慢性病以及负担重、危害大的疾病和危急重症、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药需求,从已在我国境内上市的药品中,遴选出适当数量基本药物;与此同时支持中药和创新药。基本药物目录从2009年设立以来,仅在2012年、2018年做过两次调整。
增加重点人群用药保障
基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对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指导作用,未来在基本药物目录调整中,纳入更多疗效好、临床价值高的药物将提升合理用药水平、提高药物可及性、进而助力“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发挥积极作用。
应进一步强化用药保障
事实上,近年来药品断供时有发生。2017年,广东、宁夏多地发布药品断供警示,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在官网公布了未按合同供货,以及未及时供货的名单,要求生产企业十天内及时供货配送。
这份涵盖1004个品规的药品名单中,其中711个是基本药物、急抢救和临床必用药等。同年,宁夏药招办也表示,16个中标药品因价格、GMP证书到期等原因出现生产企业不供货或不正常供货情况,严重影响了医疗机构临床用药保障。值得一提的是,这16个药品中15个属于基药,有11个中标价在2元以下。
“新版基药目录调整,应把供应保障放到首要考虑因素之一。”姚树坤说,
姚树坤建议,将更多中国本土生产的药品纳入目录。最新的第22版WHO基本药物清单,总计460种基药中有121种药品有可替代药物,单一品种可替代药物数量最高的多达5种。
“建立基药供应信用评价制度。”姚树坤说,当发生短缺或断供时,监管部门对相应厂商作出失信处罚,严重者取消其基药目录资格等,提高失信成本。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医学药学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