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9/21
国务院定调 基层中医药迎七大变化+ 查看更多
国务院定调 基层中医药迎七大变化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2-04-02
同时,公布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行动计划考核评价指标》。

《计划》发布,意味着基层中医药行业将迎来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关键政策指引。
基层中医药将如何发展?职称、待遇又会迎来哪些利好变化?具体内容,基层医师公社为您整理如下:
中医人才就业机会增加4个指标上调
在基层中医药人才招聘和流动方面,《计划》首次提及要推广“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等人才管理模式,建立完善县域内中医药人才流动机制。
《计划》指出,到2025年,在配置和岗位标准方面,各项指标较往年均有较大幅度的上调:
①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0.6-0.8名合格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之前为:0.4-0.6名)
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同类机构医师总数比例超过25%;(之前为:超过20%以上)
③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较之外不变)
④80%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之前为:70%)
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同类机构医师总数比例超过25%;(之前为:超过20%以上)
③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较之外不变)
④80%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之前为:70%)
职称、待遇、进修有优惠政策
对此,《计划》提到,在职称晋升、薪酬待遇、进修学习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提升基层中医药岗位吸引力。
值得关注的是,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聘用卫生技术人员应包括一定比例基层中医药人员。
《计划》还鼓励中医临床人才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也就是说基层中医药人才多点执业将得到更多保障。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增至40项
《计划》提到,各县依托县级中心5年内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10类4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①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②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0%以上村卫生室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熟练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②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0%以上村卫生室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熟练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在具体考核内容上,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将建立中心考核和管理制度,完善中心设置、管理和考核标准。
两类重点人群达标率有变
中西医同价医保扶持再加强
医保部门将符合条件的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和中医诊疗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制定和推广适合中医特点的支付政策,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等。
从设备提升到服务提升
《计划》提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全部设置符合标准中医馆的基础上,对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开展服务内涵建设,重点加强中医药人员配备、中医药技术服务提供和中医设备配备。
建设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地
《计划》强调,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建设,在有序衔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评审工作的基础上,创建一批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