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 6846 9866
医学药学网 | 实时提供医疗健康卫生领域新资讯
    实时提供医疗健康卫生领域新资讯
  • 首页
  • 医药热点
  • 医药行业
  • 医药政策
  • 医药企业
  • 医药人物
  • 医药科技
  • 养生频道
秋季的三个体质养生阶段 关闭 返回上一级  

秋季的三个体质养生阶段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1-08-27

秋天凉冷的气候常使人精神和情绪上出现波动,体质偏颇的人常表现为乏力、不愉快、失眠、头晕和易激动等。所以有“多事之秋”一说。秋季可分为初秋、中秋、晚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所以养生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

图片
初秋

湿热重,防暑降温要继续。俗语说“热在三伏”,而第三伏一般都在立秋之后。故在初秋时期,盛夏的余热未消,天气仍然十分炎热,有“秋老虎”之说。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中医将夏末秋初这个时期称为“长夏”,而长夏“六淫”之邪的主气就是“湿”。所以,这个时期的养生仍需重视痰湿、湿热体质的调理,防止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机体。

图片
中秋

图片

养阴要防燥,润肺益胃肠。“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这个时期的气候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所以养生的重点是调理阴虚体质,养阴润肺益胃。这个时期人的汗液蒸发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有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

图片

晚秋

图片

防燥又防寒,情绪要乐观。主要以调理阴虚、气虚、气郁体质为主。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中秋节过后,秋风萧杀,天气渐凉,甚至会气温突降,寒潮来临,最容易引发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关节疼痛,心脑血管疾病也特别容易在这个时期诱发与加重。因此养生的重点除仍需要预防燥邪伤津外,还必须防止寒邪伤人,并重视耐寒锻炼。但老年人和平素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应该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要特别注意调节情志,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培养乐观的情绪,保持内心的宁静。

责任编辑:医学药学网

阴虚,气虚,痰湿,湿热体质,气郁体质
上一篇2021年版中国糖尿病肾脏防治指南发布 4个用药重点抢先看!
国家药监局允许《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发布处方药广告下一篇
下一篇国家药监局允许《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发布处方药广告
分享到:

医药快讯 更多

  • “重女轻男”的干眼症真的是“绝症”?眼干眼痒 视物模糊 近视…严重可致失明
    发布日期:2023/06/09
  • 清热解毒 预防感冒的板蓝根不是“万能神药” 千万别再胡乱吃了!
    发布日期:2023/06/08
  • 降糖降压“神药"强力宝竟是淀粉!涉案金额超5000万
    发布日期:2023/06/08
  • 治疗中风 阳痿 不育等疾病均有效!《两都医案》有何独特之处?
    发布日期:2023/06/07

医药热点 更多

  • 清热解毒 预防感冒的板蓝根不是“万能神药” 千万别再胡乱吃了!
    发布日期:2023/06/08
  • 降糖降压“神药"强力宝竟是淀粉!涉案金额超5000万
    发布日期:2023/06/08
  • 国内出现偏肺病毒(HMPV) 尚无药物和疫苗!儿童感染后出现肺炎?
    发布日期:2023/06/07
  • 芒种养生丨小心湿热袭身诱发女性体臭 带下增多有异味
    发布日期:2023/06/06
aHR0cHM6Ly93d3cuY255eHl4LmNvbS9xZnktY29udGVudC91cGxvYWRzLzIwMjEvMDkvYTg1YmViNmNlOWIwMWM4ZmE4MjlmZTNjM2ZkMjY4ZmYuanBn
aHR0cHM6Ly93d3cuY255eHl4LmNvbS9xZnktY29udGVudC91cGxvYWRzLzIwMjEvMDMvOTA2ZjAzOGM5YjE2MWM4ZWQyOTQwMzE5NTVlY2UxZjYuanBn 拷贝
打印
医学药学网(招聘入口)

关于我们

       医学药学网是数源汇通企业旗下的自媒体网站,是医药卫生领域领先的媒体和信息平台,利用行业专长与技术优势,我们提供最新的医药卫生行业新闻和信息产品。从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力。

      更多

联系我们

电    话:(010) 6846 9866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1号海通时代商务中心A1栋 
邮    编:100089 
邮    箱:shoring@shoring.cn




2021 © 数源汇通版权所有
Logo_新版_医学药学网_20160918-01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8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证080454号 /京卫网审字[2008]第41号/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京ICP备11021677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