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 6846 9866
医学药学网 | 提供全方位实时医疗健康卫生领域信息资讯
 最新医药卫生健康行业新闻和信息资讯

  • 首页
  • 医药热点
  • 医药行业
  • 医药企业
  • 医药人物
  • 医药科技
  • 养生频道
  • 中医教育计划
    • 项目介绍
    • 最新动态
    • 培训通知
    • 证书查询
新冠疫苗过敏“意外”吗?对后续接种有何影响? 关闭 返回上一级  

新冠疫苗过敏“意外”吗?对后续接种有何影响?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1-01-05
目前,多款新冠疫苗已经取得积极进展,2020年12月以来,来自辉瑞/BioNTech和Moderna的mRNA疫苗,以及阿斯利康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先后在美国和(或)英国获批紧急使用授权。两款mRNA疫苗正式接种开展后,安全性问题也更为人们所关注。

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就此探讨了新冠疫苗的过敏反应(Anaphylaxis)和安全性问题。文章作者为来自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的Mariana C. Castells博士和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Elizabeth J. Phillips博士。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与大家分享其中的要点和相关信息。


现有安全性信号

两位专家首先比较了两款mRNA疫苗在临床试验和实际启动大规模接种后的过敏反应情况。在辉瑞/BioNTech和Moderna mRNA疫苗的1期-3期临床试验中,对任何疫苗具有严重过敏史的人群都未被纳入。在两款疫苗的试验中,安慰剂(生理盐水)和疫苗组的超敏反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似。与安慰剂相比,接种试验疫苗后更普遍观察到轻微的局部副作用,例如疼痛、发红和肿胀,以及全身症状,例如发烧,疲劳,头痛,肌肉和关节痛。

在辉瑞/BioNTech新冠疫苗启动大规模接种后,英国和美国都报道了个别接种者出现过敏反应。其中,英国2人已知具有食品和药品严重过敏史,美国首例过敏报告者则没有已知过敏反应,但如根据试验设计,这3例接种者都不属于被试验排除在外的人群。Moderna新冠疫苗获得紧急使用授权更晚一些,目前过敏信号尚在观察中,不过也已报告了极少量潜在的过敏反应案例,包括1例对贝类严重过敏的医务人员。

尽管这些不良反应是否真正与疫苗相关还有待确定,但目前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和美国FDA都已进一步发布预防性建议,以排除具有潜在过敏风险的人群接种。

过敏反应的潜在原因探讨

两位专家指出,目前,与疫苗相关的过敏反应仍然是罕见的事件。对于大多数疫苗而言,通常发生率为百万分之一。过敏反应可治疗,没有长期影响。而且,当在数百万人中接种疫苗时,这种安全信号几乎“不可避免”。

但新冠疫苗的这些消息显然引发了大众的担心,也突显了理解过敏反应病因机制、识别风险人群以及制定预防和管理策略的重要性。而目前,由此带来的问题还多于我们掌握的答案。

过敏反应由IgE的抗原结合和交联对肥大细胞(mast cells)的激活而引起,因组胺、蛋白酶、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介质释放引起组织反应而带来一系列症状。患者通常因此前接触过抗原而对IgE敏感。此外,还有一种非IgE介导的过敏样反应,临床体征和症状类似,但通过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直接激活、补体激活或其他机制而发生,并且可能在首次暴露于抗原时就出现。

目前,英美部分病例的临床表现符合过敏反应。疫苗接种后的急性过敏反应可能是由于疫苗制剂中的疫苗抗原、残留的非人源蛋白质或防腐剂、稳定剂而引起。但从历史上看,由IgE介导的过敏反应通常与疫苗中的无活性成分有关。

辉瑞/BioNtech和Moderna的mRNA疫苗使用了脂质纳米颗粒(LNP)技术,这有助于阻止mRNA在体内的降解并促进递送。这种脂质纳米颗粒技术中用到了聚乙二醇(PEG)。尽管mRNA技术已经发展多年,但此前并无mRNA疫苗获批临床应用,因此尚无既往经验可以为mRNA相关过敏反应机制提供潜在解释。对其他药物的研究提示,PEG可能是过敏反应的罕见原因,但迄今为止,也还没有将PEG作为赋形剂的其他疫苗被广泛使用,同样难以提供历史参考。

新冠疫苗的哪一部分可能会导致了过敏反应?是否有哪些疫苗更不容易引起IgE或非IgE介导的过敏(样)反应?都还需要更多研究来回答。

对大规模接种有影响吗?

近日,在Metafact平台,14位来自全球顶级医疗学术和公共卫生机构的专家一致表示,医学上并无绝对的“零风险”,基于目前几款疫苗的公开试验结果,以及不同监管机构的审批,整体来看,目前获批的新冠疫苗可以被认为是安全的。考虑到疫情肆虐和疫苗在试验中表现出的保护力,现有获批疫苗具有良好的获益-风险比。

在这篇NEJM文章中,两位专家也强调,和任何其他获得紧急授权使用后的疗法一样,实际应用中出现临床试验中未观察到的不良事件并不意外;临床试验的受试者也难以全面反映其他人群中可能存在的过敏易感性;而且,无论研发速度如何,所有药物、疫苗和药品都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事件,幸运的是免疫介导的不良事件很罕见。

但回到上述过敏问题,对一款疫苗过敏,是否意味着对另一款疫苗过敏,目前仍然未知;腺病毒载体疫苗的配方中通常含有与PEG结构类似的聚山梨酯作为表面活性剂和乳化剂,是否有潜在影响,也没有答案。目前美国疾控中心仅建议,在业界获得更多信息之前,所有对mRNA新冠疫苗有任何过敏反应史的个体,以及有PEG相关急性反应史的患者,都避免接种这些疫苗。

评论文章指出,这些预防性建议有助于维持现有新冠疫苗以及未来相似成分新冠疫苗的安全性。疫苗上市让疫情防控进入了新的关键时期,未来几个月内,可能还将有多款疫苗进入临床应用。重要的是,制定策略来提高疫苗大规模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如强化接种后的监测和记录。

此外,两位专家还提出了更深远的考量:一方面,新冠疫苗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回答,比如接种后免疫力能够持续多久,能否限制病毒传播?另一方面,mRNA疫苗是富有前景的新技术,证明其安全性,对于其他几种影响全球的抗病毒疫苗,以及许多癌症疫苗的开发都具有意义。

新冠疫苗无疑是全球对抗疫情的重要武器。我们也期待,更多数据的积累,能让我们对疫苗的保护力和安全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参考资料

[1] Mariana C. Castells, Elizabeth J. Phillips. (2020). Maintaining Safety with SARS-CoV-2 Vaccines. N Engl J Med, DOI: 10.1056/NEJMra2035343

[2] How Scientists Know The Approved COVID-19 Vaccines Are Safe. Retrieved January 4, 2020, from https://www.sciencealert.com/how-scientists-know-the-approved-covid-19-vaccines-are-safe

来源: 医学新视点
 
责任编辑:医学药学网

新冠疫苗,BioNTech,Moderna,辉瑞
上一篇疫苗接种八大关切,权威回应来了!
展望2021 医疗健康领域这些大事备受关注下一篇
下一篇展望2021 医疗健康领域这些大事备受关注
分享到:

医药快讯 更多

  • 公立医院数量、规模如何发展?卫健委答复了!
    发布日期:2021/02/26
  • 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国药中生武汉所、康希诺新冠疫苗上市注册申请
    发布日期:2021/02/26
  • 2021十大重磅药物概览
    发布日期:2021/02/26
  • 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指南来了
    发布日期:2021/02/26

医药热点 更多

  • 2021年 药店大检查来了
    发布日期:2021/02/25
  • 国家医保局曝光9起欺诈骗保案件
    发布日期:2021/02/25
  • 第五批国采,这些品种或入选
    发布日期:2021/02/25
  • 这些中成药,或进国采(附名单)
    发布日期:2021/02/24
医学药学网动图
加入我们
医学药学网(招聘入口)-05(1)

关于我们

       医学药学网是数源汇通企业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是医药卫生领域领先的媒体和信息平台,利用行业专长与技术优势,我们提供最新的医药卫生行业新闻和信息产品。从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力。

      更多

联系我们

电    话:(010) 6846 9866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1号海通时代商务中心A1栋 
邮    编:100089 
邮    箱:shoring@shoring.cn




2018 © 数源汇通版权所有
Logo_新版_医学药学网_20160918-01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京)-经营性-2013-0008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编号:1101081924号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8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证080454号 /京卫网审字[2008]第41号/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京ICP备11021677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