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长寿就是个永恒的话题,从《诗经》中“永锡难老”、“万寿无疆”、“如南山之寿”等美好祝词,到秦始皇大炼仙丹,到现在养生保健书的热销,都表达了人们对长寿的渴望和追求。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哺乳类动物的最高寿命,为其完成生长时限的5~7倍。而人类完成生长期需要20~25年,按此推算,人类最高寿命为100~175岁。目前,还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因此探索人类衰老之奥秘,寻求有效延缓衰老之药物,已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人体衰老是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机制极为复杂,至今人类衰老机制之谜,仍未完全揭示。但气血和衰老的关系却一直是明朗的。
现在,更有专家在反复学习中医学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几十年的临床所见,提出了“人体衰老的本质在于气虚血瘀”的理论,这与气虚体质兼夹血瘀体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认为,气血流通不仅是机体健康的标志,也是长寿的保证。人体生长、发育、壮盛以及衰老的过程,从中医理论角度看也即气血由弱转强、由盛转衰的过程,人的生、长、壮、老、病、死,尽管其表现形式很多,但归根到底都离不开气血的变化。
因为血液循行于脉管之中,输布全身,循环不止,两者并行以供给人体各脏腑组织之营养需要。任何一种原因包括七情、六欲、外伤,各种疾病的发生均将影响气血的正常循行,首先出现气血失衡,流通受阻,瘀血停滞。由于瘀血的产生和存在,使脏腑得不到正常滋养,然后才出现脏腑虚衰,精气神亏耗。气血阻滞,气血失调,造成气的生化作用减退。气化一旦受损,脏腑的生理功能无法正常发挥,从而加重气血失衡,形成恶性循环,最后脏器功能衰竭直至死亡。所以说,血瘀是导致衰老的因子,因子不除,何以长寿?
这样的人体衰老理论也得到了事实的广泛证明,根据有关资料的统计,现在的百岁老人,他们的气血循行状况都好于常人。
因此,体质偏颇的患者一定要注意体质方面的调理,只有长期将体质维持在平和体质,气血才会充盈,阴阳才会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