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的罪魁祸首是受到抑郁症的影响。自杀自伤行为是最常见的抑郁病人的危险行为,20%的复发性重症抑郁患者最终会选择自杀来结束痛苦的生命。2/3的抑郁症患者曾经有过自杀的想法,15%~2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自杀。抑郁症患者的这种自杀自伤行为最终还是源于对自我的困惑,无法从郁郁不乐、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困扰中解脱出来。抑郁症病人的自杀往往具有隐蔽性、计划性和伪装性。自杀前可能会和家人、朋友谈笑风生,可是很快就会自杀。所以对抑郁症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别让他们走进自杀的生命误区。抑郁症患者终日生活在灰色的世界里,生活失去乐趣,学习和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同时,他们还受失眠、焦虑和虚弱等躯体症状的折磨。抑郁症会消耗患者的体能,削弱生活兴趣,感到好像身陷泥潭,寸步难行,干什么事都觉得费劲,甚至本来很容易的事情也不敢去面对。性欲往往过早消失,心思转为内向,只集中在自己身上。全身的日常节奏会出现紊乱,食欲、活动及睡眠都会变化。睡眠往往受到干扰,精神难以恢复。抑郁的感觉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有所不同。如果抑郁的原因是与白天的问题密切相关,情绪在白天肯定会越来越严重,受着种种苦恼的折磨,所有的问题都挤到脑海里,翻来覆去,搅乱休息。
每5000名分娩的产妇中大约有4名会患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是由于分娩时身体急剧变化,引发的荷尔蒙及产生化学反应所致。产后抑郁症的症状主要包括:失眠、食欲不振、哭泣不止、疏离感(和婴儿之间)、自卑,尤其是农村妇女生下女婴后,大多受婆婆和丈夫的歧视、痛恨,产生不爱孩子或厌恶孩子的异常心理,更有甚者会自杀。抑郁不仅对心理造成危害,同时也会增长诱发其他疾病的几率。抑郁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增长2倍。长时间的负面情绪,比如发脾气、郁闷、落寞和沮丧,对心脏病患者是十分危险的。心脏病患者中发生抑郁的比例比非心脏病患者高出几倍,所以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朋友有心脏病时,一定要留心一下你或他们的情绪状况,如发现有抑郁情绪,最好从身体上和心理上同时治疗一下,以免延误了病情。
抑郁的危害还有很多,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本期素材的目的就是让患者了解、掌握常见病的基本知识,指导患者怎样通过自我调养和自我保健,预防和治疗常见病及并发症,如怎样安排饮食、怎样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体育锻炼、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疾病等,从而使患者认识到自己在健康中的地位和作用,由过去单一地、被动地接受治疗转变为积极主动地预防和治疗,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困扰,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