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由于药品广告的大肆宣传,一些不太明白医理药理的人,听说“六味地黄丸”可以补肾,也不管自己适不适合,对不对证,反正有的是钱,随便买来就服用。反正药吃下去了,不管能不能治病,起码心理平衡了,得到了安慰和满足。“六味地黄丸”源于西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原方意是阴阳双补,既补肾阴又补肾阳,但通过北宋名医、儿科大家钱仲阳化裁后,主用于滋补肝肾之阴,且常适用于小儿。
在过去的几百年间,由于经济不太繁荣,人民的生活饮食都比较差,靠天吃饭的人民随时都可能会遭遇饥荒和挨饿。而且劳动强度大,吃不好,睡不好,导致营养缺乏,又缺少相应的医疗保健措施。
而现在却不同了,当今社会温饱问题早已解决,人们吃得好,穿得暖,工作强度也不大,蔬菜水果都能吃上,瘦人越来越少,胖人越来越多。现代人缺少肝肾之阴精的十不占三,而最易缺少的是阳气,并非是阴精。阳气为功能、为动力,阴精为血液、为肉体,人的体质功能越来越差,吃得好,干得少,缺乏锻炼,脑力竞争越来越多,体力竞争越来越少,导致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当务之急不是补阴精,而是要补人身之阳气,调理阳虚体质。以下类型的人不宜服用或不能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①女性健康人群;②身体有怕冷症状、喜热饮不喜冷饮的人;③舌体淡胖黏腻,痰多的人;④大便次数一天两次以上,或腹泻便稀者;⑤有慢性肝炎、胃肠炎、胰腺炎的患者;⑥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⑦皮肤偏白或微黄的人;⑧体质瘦弱者或儿童。
适宜服用六味地黄丸的部分人群:①口干苦、舌瘦红、舌尖有红点、舌苔干燥、口有异味、腰困乏力者可试服;②经常喝酒、打牌、熬夜的人;③平时稀饭喝得少,肉食吃得多的人;④手脚心发热、发红或爱出手汗的人;⑤心胸烦闷,容易上火的人;⑥大便干燥、不通畅的人。
总之,调体、治疗就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在医师的指导下对症地服用,才能收到理想效果。切忌乱服乱用,避免给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