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01/21
王正国_中国科学院院士+ 查看更多
王正国_中国科学院院士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14-03-19

王正国,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冲击伤、创伤弹道学、交通医学研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撰写了《冲击伤》、《核爆炸冲击伤》等专著,为冲击伤研究奠定了基础;其后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的协助下,他创造性地研制出国际领先的系列生物激波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还有四川省的革命烈士名为王正国。
王正国,男,汉族,安徽合肥人,1935年12月12日出生于福建漳州,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主任,重庆市科协二届副主席,重庆市医学会副会长,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50年12月入伍,195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先后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赴美高级访问学者,研究员等职。
1994年遴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院士。1997年12月至2002年12月任重庆市科协一届副主席,2002年12月起任重庆市科协二届副主席。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总后卫生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第三军医大学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创伤杂志》(中、英文版)总编辑。
曾先后被南斯拉夫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内第一、二、四军医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山东大学医学院,暨南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福建医科大学,解放军卫生装备研究所,《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辑部,《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等单位聘为名誉(客座/兼职)教授或高级学术顾问;被天津市政府聘为特聘专家。
1935年12月 12日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祖籍安徽省合肥市)。
1950年12月 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0~1956年 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学习。
1953年11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1962年 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63~1983年 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2~1983年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教授会成员。
1984~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
1985~ 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4年 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首批院士。
1996年 被聘为南斯拉夫军事医学科学院名誉教授。
1999年 担任国家重点基础规划项目(“973”项目)——“严重创伤早期全身性损害与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
2000年 当选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主任。
2002年 再次当选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主任。
1950年12月 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0~1956年 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学习。
1953年11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1962年 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63~1983年 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2~1983年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教授会成员。
1984~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
1985~ 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4年 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首批院士。
1996年 被聘为南斯拉夫军事医学科学院名誉教授。
1999年 担任国家重点基础规划项目(“973”项目)——“严重创伤早期全身性损害与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
2000年 当选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主任。
2002年 再次当选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主任。
人物姓名
王正国
人物所属单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
关键词
王正国,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院院士
王正国
人物所属单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
关键词
王正国,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院院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