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8/19
屠呦呦_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首席研究员+ 查看更多
屠呦呦_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首席研究员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11-01-03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中文名: 屠呦呦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浙江宁波
出生日期: 1930年12月30日
职业: 药学家
毕业院校: 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主要成就: 创制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2011年9月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人物简介
屠呦呦,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屠呦呦履历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屠呦呦荣誉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是仅次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大奖。屠呦呦获得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拉斯克奖设有四个奖项: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奖、公共服务奖和特殊贡
献奖。屠呦呦获得的是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屠呦呦论著
1 .屠呦呦,楼之岑.半边莲的生药学研究.见:中药鉴定参考资料(第一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252-260.
2 .屠呦呦,银柴胡.见:中国医学科学院等主编.中药志(第二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520-526.
3 .屠呦呦.中药鉴别经验的学习心得.中医杂志,1962,(6):32-35.
4 .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合编.中药炮炙经验集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5 .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科学通报,1977,(3):142.
6 .刘静明,倪慕云,樊菊芬,屠呦呦等.青蒿素(Arteannuin)的结构和反应.化学学报,1979,37(2):129-142.
7. Qinghaosu antimalaria coordinating research group.Antimalaria studies on qingha 屠呦呦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osu.Chinese Medical Journal,1979,92(12):811-816.
8 .青蒿研究协作组.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研究.药学通报,1979,14 (2):49-53.
9.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青蒿素协作组.青蒿素的晶体结构及其绝对构型.中国科学,1979,(11):1114-1128.
10 .屠呦呦.抗疟新药——青蒿素.世界发明,1981,(1):6.
11. 屠呦呦,倪慕云,钟裕蓉等.中药青蒿素化学成分的研究(Ⅰ).药学学报,1981,16(5):366-370.
12 .屠呦呦,倪慕云,钟裕蓉等.中药青蒿的化学成分和青蒿素衍生物的研究(简报).中药通报,1981,6(2):31.
13 .Tu You-you,Ni Mu-yun,Zhong Yu-rong,et al.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of artemisia annua PartⅡ.Planta Medica,1982,44:143-145.
14. 肖永庆,屠呦呦.蒿属中药南刘寄奴脂溶性成分的分离鉴定.药学学报,1984,19(12):909-913.
15. 吴崇明,屠呦呦.蒿属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Ⅱ)——艾叶脂溶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中药通报,1985,10(1):31-32.
16 .吴崇明,屠呦呦.白莲蒿化学成分研究.植物学通报,1985,3(3):34-37.
17 .屠呦呦,尹建平,吉力等.中药青蒿化学成分的研究(Ⅲ).中草药,1985,16(5):8-9.
18. 吴崇明,屠呦呦.蒿属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Ⅱ)——邪蒿脂溶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中草药,1985,16(6):2-3.
19. 屠呦呦,朱启聪,沈星.中药青蒿幼株的化学成分研究.中药通报,1985,10(9):35-36.
20 .肖永庆,屠呦呦.中药南刘寄奴化学成分研究.植物学报,1986,28(3):307-310.
21 .屠呦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为国争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74-177.
22. 屠呦呦.中药青蒿的正品研究.中药通报,1987,12(4):2-5.
23. 肖永庆,毕俊英,刘晓宏,屠呦呦.地丁化学成分的研究.植物学报,1987,2(5):542-536.
24 .屠呦呦,陈妙华.苦杏仁的炮制研究.中药通报,1987,12(7):23-28.
25. 屠呦呦,张衍箴,张定媛等.青蒿.见中国医学科学院等主编《中药志》(第四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441-449.
26 .尹建平,屠呦呦.南牡蒿化学成分的研究.中草药,1989,20 (4):5-6.
27 .屠呦呦,《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医学药学网
人物姓名
屠呦呦
人物所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首席研究员
关键词
屠呦呦,抗疟药,青蒿素,拉斯克奖
分享到: